l

《松下幸之助自传》第六篇飞跃的朝代2.突飞猛进

发表松下五年计划

1955 年,松下电器举行创业 35 周年纪念。战后混乱时期结束了,人们都希望享受更丰富、更便利的文化生活,一般家庭电气产品的需要大幅增加。1956 年,松下电器销售额提高为 320 亿元,预计到了 1960 年,将达到年营业额 800 亿元。员工预计每年增加 10%,将由 1.1 万人增加到 1.8 万人,资本额则由 30 亿增为 100 亿。这个长期发展计划,就一家民营公司来说,并不多见。然而我却认为这个计划是社会对松下电器的期望,因此我要求全体员工,对松下电器的社会责任有所自 觉:"五年后,我们公司的资本额,将由目前的 30 亿变成 100 亿,那时候到底还会不会赚钱呢?我认为一定会,假如不赚钱的话,等于犯了一项罪恶。我们从社会取得资本, 集中人才,使用很多原料设备,还没有成果的话,就是对不起社会。"以这种想法去工作,公司的收益必定增加,各位员工也能得到同业中最高的薪津。只要我们不 偷懒,一定可以实现。"本公司拥有几百家代理店、几万家联锁店,背后还有几千万的消费大众。当他们为了提高生活水准,而需要商品的时候,如果得不到供应, 只好安于贫乏的生活了。所以我们必须事先预测大众的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这是我们产业界的一大责任。"换言之,我们就等于和大众订下 '看不见的契约',虽然没有正式交换契约书,我们还是以谦虚的态度,老老实实依约行事,而在平时做好万全准备,完成我们产业人的义务。"五年计划之外,松 下公司又拟汀了有关技术、生产、人事、销售各方面的方针来配合执行。结果,这项计划在四年内就达成目标。

世界水准的工厂群

1955 年后,松下电气陆续兴建了自动化工厂,开始大量生产各项新产品。原来的 11 个事业部,再细化为 15 个事业部,同时将原来的名称、编号取消,全部改以产品命名。

与荷兰飞利浦公司合作的松下电力工业高规工厂,是松下新式工厂的代表,被一般认为是最新电子时代的象征。1956 年,到关西旅行的天皇、皇后,曾莅临该厂参观,由于品质管理优良,在 1958 年荣获"戴明奖"。电视机是 1955 年完成的门真工厂开始大量生产的。同一时期,在大阪府茨木市,进行筹建大规模的自动化工厂,1958 年 7 月完成建厂。产量从过去月产 1 万台增加到 3 万台以上。这座电视事业部茨木工厂,和电子工业的高规工厂,并列为全世界最有名的新设备高产量工厂。我希望松下每一座工厂都达到世界水准。

除了天皇夫妇曾莅临高规工厂,各国元首、政要也纷纷前来松下工厂参观。包括法国总理比尼、新西兰总理荷里克等人。各国政界、财经界人士前来参观的人 数,到 1960 年己超过 3000 人。松下电器的声名远播,不仅成为产品与技术输出的一大力量,同时也在介绍日本工业给海外的工作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959 年 10 月,在日本召开的嘉德总会全体会员,到高规工厂与茨木工厂参观,一位代表说出了他的感想:

"本人因参加嘉德总会而来到日本,亲眼看到日本迅束发展,实在非常地惊讶。我一直在想,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这个感想?今天我参观过松下电器的工厂之后,方才明白我该说些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日本的工厂,那就是十全十美,我愿意把十全十美这句话,毫不犹豫地献给日本。"

全面输出

1958 年,松下电器的海外输出,由四年前的 5 亿元,增加到 32 亿元,我认为还可以设法获得更高的成长。负责松下产品外销的是松下电器贸易有限公司。我要求公司同仁多多提出意见,甚至让松下电器的人,觉得贸易公司方面 未免太热心都不妨。这样才能使松下电器的干部继续改进。任何生意都可以适用一个原则,那就是使做生意的对象,跟我们自己有同样的想法。这一点如果不能成 立,世界上也就没有所谓成功的事业了。

松下公司若想真正在贸易方面特别加强,负责经营的人,就不能只站在公司的立场看事情。别人对松下有什么期待也要加以调查,如此才能参考对方的想法, 考虑自己该做的事。我把上面的意见提供给松下贸易公司,除了要求他们更加努力之外,又在海外设立松下电器独特的销售网。1959 年 9 月,把原来的纽约分公司加强,设立了当地法人的销售公司--"美国松下电器公司"。接着 11 月设立国际总部,作为统辖各部门机构,加强产品输出,并将技术、资本全面向海外进军。

输出体制的强化,和松下电器贸易的努力,使性能优越的手提收音机广被海外所认识。出口数字急速增长,1958 年才 32 亿元,过两年即突破 130亿元。海外在总生产额所占的比例,也由 6%上升到 12%,足足增长了一倍。此后松下电器公司输出占有的比重,也愈来愈重要了。

员工福利及上班五日制

1960 年,五年计划目标达成,员工人数不断增加,训练工作成了松下电器的一大课题。

为了取代战前的员工训练所,培养具有高级工职毕业程度的技术人员,设立了松下电器工学院,积极展开人才培育。每个人都有做为生意人的正确价值判断。 不论在任何场所、任何时刻,全体员工的想法只要协调一致,事情就容易顺利成功。我决定把"正确的价值"和"正确的常识",列为训练员工的两项方针。又拟定 了目标:"员工的想法和技术,都要提高到世界水准。"松下的员工训练及人才培养计划,因此变得更加充实。我要求每一个人都得主动迸修,并积极开始技术员的 海外留学。

有关薪资问题仍遵照战后决定的"高效率、高薪津"原则,同时考虑配合日本的发展与公司的实力,以实现产业界第一高薪的理想。这段时间,松下电器工会 对薪津方针与经营分配方面没有十分理解,因此也发生过农工事件。想到工会的健全成长,也是松下电器发展的一大力量,我总是本着理解与诚意和工会谈判,并不 惜终年给予 支援,最后得到工会的合作,在整体调合中,总算能把事业引导到共同发展途径上。

松下公司的员工,有圣诞节及成年日的赠礼活动,战前"员工持有股份"的奖励制度也恢复了,大规模的员工福利措施也已展开。战前已设有的松下员工医 院,现在更扩大了福利范围,兴建员工住宅、宿舍,成立保健中心等等,松下电器的"保健中心"极具代表性,它设在吹田市千里丘,有非常完备的各项设备,包括 休闲、体育、集会所、结婚礼堂等。自 1959 年起,在松下电器健康保险工会的管理下,开始了服务工作。这一年,健康保险工会又

新设健康管理室,而焕然一新。后来这个部跟松下医院一样,不断充实内容,发展成为兼顾员工及家属健康的健康管理中心。同时积极进行的还有各项体育、休闲、音乐等文化活动,使大家都能在快快乐乐的环境中工作。

1960 年元月,我宣布五年后实施上班五日制。我认为在今后的自由竞争上,要想打赢海外的制造厂商,必须大大提高效率。把休假日增加为每星期两天,有助于消除身心 疲劳,让大家有机会享受文化生活,薪水方面只会多不会少。我希望松下每一个部门,都朝实现工作五日制的目标全力以赴。

辞卸社长职务

我早就想在适当时机,辞去社长的职务。第一次有这 个想法,是在 50岁左右,那时正在战争艰苦期间,这个愿望无法实现。五年计划完成的 1960年,我已经 65 岁,心里想了很多,觉得这时候该辞掉社长的职务,担任会长即可。我把我的决心告诉股东,希望在董事会上获得大家支持,与会的人都很惊讶,但我说:"松下电 器这样一个大公司,我的一言一行变得非常重要,随着事业的规模日趋庞大,任何象超人一般伟大的社长,也无法以自己一个人的力量经营圆满。尤其像我这样,以 一生的劳苦培育了这么一个事业,大家依赖我这个创办人的倾向都很强,因此就有变成独裁经营的缺陷。比方说,公司各部门当然都必须以自主意志去经营,但实际 上往往只听我一句话,就决定事情。本人发现到这种弊害,决定应该早一点从经营的最前线退下来。"我从 1951 年起,兼任松下电器的会长,因为事情忙,几乎每开三次董监事会只出席一次。我每天经过这家公司,却从不进去。虽然心里常想:到底里面变得怎么样?很想去看 一下,但也只是想而已,并没有进去。结果怎么呢?松下电器的所有干部深感自己责任重大,都热心努力工作。既然如此,有我在与没我在完全一样,最近他们也很 少来找我商量事情。这次体会,使我觉得辞掉职务是对的,我深深相信这样做,更能培养理想的接班人。"社长一职,由第二代的松下正治继任。全体员工一致决心 达成使命,使松下电器进入更新的飞跃时代。

自从担任会长工作忙碌而中断的 PHP 研究,我一直不时怀着恢复的念头。1961 年 8 月,我在前年购置的真真庵举行仪式,和十多位研究员一起,重新开始研究工作。1967 年,PHP 研究所迁往东京新厦,到了 1969 年,PHP杂志突破销量 100 万份,第二年出版英文本,希望 PHP 的理想更为普及。以后 PHP 思想更受到国际间的重视。原地的真真庵,为继续保存为数已经不多的日本庭园,遂加扩建,并更名为"松下美苑真真庵"。

热门标签

若未声明原创,则内容来源自互联网。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对于分享的信息,请务必谨慎参考。


本文对您有帮助吗?
如果有帮助到您,请给我们点赞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