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作者:孙机

得到 |
131
| |
关于作者
孙机,著名考古学家、文物专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学术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中国古代物质生产、舆服制度、工艺美术、文物鉴定等领域研究成果斐然。经典著作有《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中国古舆服论丛》《仰观集——古文物的欣赏与鉴别》等。
关于本书
本书运用大量翔实的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全面介绍了中国古代劳动生产装备、技术、组织方式的发明、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描绘了建立在丰富的物质基础上的古代中国社会面貌,揭示了物质生产成果背后的历史演进和文化意蕴。
核心内容
全书共十章专题,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满足物质生活基本需求层面,包括农业与膳食、酒茶烟糖、纺织与服装、建筑与家具、交通工具和冶金技术。二是为精神生活和社会组织运行提供物质支持层面,包括玉器、漆器、瓷器、文具、印刷、乐器、武备。三是科学技术层面。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中国古代灿烂的物质文化,主要反映了中华文明原生性的创造成果
古中国是人类文明发展初期世界几大“文明的摇篮”之一。中国古代灿烂的物质文化,特别是对社会文化影响深远的物质生产活动中的技术和成果,绝大部分是中华文明独立的、原生的创造。在农业、冶金、建筑、玉器、瓷器、漆器等领域,都体现了鲜明的原生性特点。
农业方面,中国是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地之一,贡献了稻和粟两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独步世界的养蚕缫丝技术,并原产了葛、麻、高粱、白菜、韭菜、桃、杏、梨等特色农作物。犁地时帮助翻转碾碎土块的铁犁壁,显著提高纺线效率的纺车,这些看似简单的技术和工具,很长时间里都是中国独树一帜的发明创造。
作者从详解物质生产技术入手,介绍相关的器具、工艺、制度和生活方式,揭示出背后成体系的历史文化意蕴。
关于茶,作者详细叙述了三个历史时期的饮茶方式:唐代中期以前是“粥茶法”;唐代后期到宋代是“末茶法”,元代以后是沿用至今的“散茶法”。在这过程中,茶的种植范围、品种、制作技法、喝茶的器具和茶文化的内涵也不断变化。
关于玉器和玉文化,作者指出,中华文明是少数崇尚玉的古文明之一,玉器在不同时期的用途和文化意义的改变,反映着社会结构、生产力水平和意识形态的变迁。上古的玉器是祭祀鬼神的“灵玉”,周朝的玉器是贵族阶层佩戴以昭示身份等级的“礼玉”。汉唐时期玉器成为“世俗玉”,作为高级实用品出现在上层社会生活中。宋金以后,玉器成了纯粹的“观赏玉”,争奇斗巧,脱离了实用需要。
关于建筑,作者以文明发源地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为切入点,剖析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优点和缺点。黄河流域的黄土层直立性很好,古人就地取材,发明了用黄土夯实筑墙、内以木柱支撑的“版筑”技术,直接决定了古建筑的结构特点:使用屋檐宽大的人字形屋顶、防潮的高大台基,不依赖墙壁承重、专注发展木制横梁和立柱。梁柱式土木建筑的高度发达,造就了许多美轮美奂的杰作,但也产生了两个副作用,一是采取预先规定木制部件尺寸规格、制作好直接装配的“标准化作业”,导致建筑形式墨守成规。二是砖石技术一直未能充分发展,高大壁式建筑长期落后于欧洲和中东。
二、多元文明的交流碰撞,一直是中国物质文化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
外来文明持续的冲击和融入,为中华本土文明带来危机和新生,催生着物质生产的发明进步。中国原生的物质文化成果持续地对外传播,贡献于世界文明。
1. 外来物种和技术输入的来源是多样化的,过程往往绵延曲折
“舶来品”传入中国有三条重要通道: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大航海时代开辟的新航路。今天常见的很多物种都是通过这三条通道迁来的“老外”。棉花的三种不同品种从汉代到清末,分别通过上述三条通道传入中国,花了近2000年时间实现更新换代。
技术传播更体现文明交流的重要性。如,蔗糖生产技术是中国于唐代贞观年间学自印度,但只能制红糖。红糖提炼白糖的脱色技术来自地中海,明朝后期才传入中国。关于骑马,中国和古罗马分别发明了马镫和马蹄铁,传遍欧亚大陆,使骑马成为古代最重要的陆地交通方式。
2. 战争和民族迁徙的冲击带来物质文化的大变革
我国古代服装制度三次大变革,与战争和民族融合密不可分。
第一次大变革发生于春秋战国,北方草原民族的窄袖上衣和连裆长裤随着骑兵作战传入中原,各国纷纷效仿“胡服骑射”,改变了上古时一律“上衣下裳”的形制。
第二次大变革从南北朝延续到唐朝,出现了圆领上衣、开衩长袍、皮革腰带、包裹发髻的黑色头巾等鲜卑族特色服饰。
第三次大变革则是清朝初年强制推行“剃发易服”,正式礼服彻底废除了长期流传的冠冕和上衣下裳,日常服饰用满族的红缨帽、马蹄袖箭衣取代了明朝的方巾大袖、纱帽圆领。这是中国统治者第一次全面以高压手段割断服饰传统,引发了激烈的民族矛盾和武装反抗。
3. 同一源头的技术在不同文明的发展速度往往不均衡
火药兵器的发明制造是典型的“学生超过先生”。中国宋朝时已将火药频繁用于战争,但主要是抛火药包这些简单的路数。而金朝入侵中原,与宋朝长年交战,学到火药技术后发明了更有杀伤力的火器,如能爆炸的铁炮弹。蒙古人掌握了火药技术后,又创新制造出金属炮管,威力更进一大步。蒙古军队将火器传到西方,15世纪中叶开始,欧洲的火炮制造技术后来居上,明清两代中国的火器技术整体上已落后于欧洲。
三、历史研究和学习应当坚持客观辩证的方法和公允的态度
中国古代的辉煌和近代以来封闭落后的困境,导致许多人对中华文明的成就和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产生了认识误区,往往陷入两个极端,要么妄自菲薄,要么妄自尊大。作者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剖析考证指出:做学问必须客观唯实,独立思考,多重证据相互印证,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
例如,关于中国古代二轮车的起源,作者不轻易“从众”,在深入比较了中国和西方物质文化史的研究成果后提出“独立起源说”。他认为古代车辆结构的核心是系驾法。西方长期采用“颈带式”系驾法,很容易造成牲口奔跑中呼吸困难,拉不了重物。而中国二轮车拴牲口的带子一直在牲口胸前下方,并通过车辆各种部件分散牲口受力部位。这个本质区别证明中国二轮车的结构完全是独立发明的。
对他人证据不足的草率结论,作者毫不讳言反对意见。例如,不少学者认为甲骨文的“凡”字可释为船帆,因此船帆在中国的起源可上溯到商代。有人进而“脑补”出商朝人扬帆发现美洲。作者结合古文字学和文物研究成果,指出所谓“凡”字其实是“同”字,推翻了“船帆”的证据,“商朝人发现美洲”之说自然站不住脚。
对不负责任的科普,作者更是严厉批评。曾出现在小学课本里的利用磁石特性指南的“司南”,其实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史籍仅12个字记载推测制成的复原品。对此,作者首先从文献校勘角度论证,复原者对史籍理解存在根本性偏差,复原的史料依据不成立;作者继而指出复原品是用电磁铁做了人工磁化,与古代只能使用天然磁石的科技水平差了十万八千里。对如此混淆视听的“复原”,作者斩钉截铁地给出结论:在科学上并无正面建树可言。
这本书虽然谈的是物质文化,但主旨完全可以升华到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客观地了解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与贡献,也为今天我们如何认识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如何看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照。
金句
1. 物质生产成果,并不是孤立存在,也不是一经发明出来就静止不变的,而是持久深远地影响着社会生活,又在社会变迁和文明进步中充实和丰富。
2. 中国古代灿烂的物质文化,特别是对社会文化影响深远的物质生产活动、技术和成果,绝大部分是中华文明独立的、原生的创造。
3. 拥有先发优势并不能确保一路领先,海纳百川才是长葆文明活力的根本之道。
4. 中华文明好比一艘船,原生性的特质构成了船的龙骨和主要部位,外来文明的元素则是新的零件,虽然新零件越换越多会改变船的外观,但没有改变主体结构,换上的新零件还逐渐与船身融为一体。
5. 做学问不论是“破”还是“立”,必须客观唯实,独立思考,用多重证据相互印证,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
撰稿:秋树
脑图:摩西
转述:于浩
热门标签

若未声明原创,则内容来源自互联网。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对于分享的信息,请务必谨慎参考。


本文对您有帮助吗?
如果有帮助到您,请给我们点赞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