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商业冒险,作者:约翰·布鲁克斯

得到 |
126
| |
关于作者
约翰·布鲁克斯,是美国当代影响最大的财经作家之一,《纽约客》杂志的全职撰稿人,出版过10多本商业和金融类图书,每一本都在华尔街引起轰动。布鲁克斯被誉为“美国新闻界的天才写手”,《财富》杂志称赞他“自信的商业写作手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美国畅销财经作家迈克尔·刘易斯说:“约翰·布鲁克斯以门外汉的身份进入华尔街,写出了详实的故事,让仅受过一般教育、基本对金融一无所知的外行人也能看懂。”
关于本书
《商业冒险》这本书和比尔·盖茨还有很深的渊源。这本书最早出版于1971年,1991年的时候,比尔·盖茨结识了巴菲特,在不久后的一次闲聊中,比尔·盖茨请巴菲特为他推荐一本商业经营方面的书籍,巴菲特毫不犹豫地推荐了这本书。巴菲特说:“我知道你一定会喜欢《商业冒险》,这本书就是写给你看的,也是写给我看的。” 巴菲特甚至认为这本书可以和证券分析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相媲美。
核心内容
华尔街不仅是金融的战场,也是人性的试验场,这里每天都上演着一夜暴富或身败名裂的华丽戏剧。约翰·布鲁克斯选择了华尔街上12个最富戏剧性的时刻,以小说的笔法叙述了这个舞台上的奇谋、诡计、泡沫、欺诈、贪婪、崩溃、坚持、不甘……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持续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最大砝码
持续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最大砝码,偶然的决策失误,足以错失重大机遇,导致企业的发展轨迹被改变。这是商业的偶然性给予目光短浅者的警告和提醒。
【案例】美国施乐公司
美国施乐公司现在是全球最大数字与信息技术产品生产商,全球500强企业。施乐在复印机市场占有率,特别是彩色复印机的市场占有率方面,一直处在全球第一的位置。但是几个决策的失误,断送了施乐的大好前景,没能成为像今天微软或苹果这样的超级公司。
第一个失误,是如日中天的施乐出于与利润完全无关的目的,花巨资赞助了一系列有关联合国这个政治机构的电视节目。这个举动其实是在如何看待联合国这样的公共问题上表明了立场,疏远了与施乐立场相反的客户以及潜在客户。反对者们认为,联合国是一个剥夺美国人宪法权利的工具,作为一家知名企业,不应该卷入立场之争,大量抗议来信要求施乐放弃赞助。
第二个失误,是施乐过度培植了潜在竞争者。很多在施乐授权下生产静电复印设备的后来者,鱼龙混杂,导致复印机市场充斥着廉价品。
第三个失误,是施乐轻易地放弃了“所见即所得”的图形界面技术,这个技术就是我们今天说起来都很熟悉的视窗操作系统的基础。他们虽然曾经凭借创新的静电复印技术打遍市场无敌手,建立起了显赫一时的帝国,但最后却因为错失了“与核心业务无关”的重大历史性机遇,从而眼睁睁地看着微软和苹果做大做强。
二、永远不要和经济大趋势作对
一厢情愿地在错误的时间,针对错误的市场,推出错误的产品,只能酿成最惨重的失败。这是商业的偶然性给予一意孤行者的另一种惩罚。
【案例】美国福特汽车公司
1957年9月,福特公司新推出了一款名叫“埃德塞尔”的中档价位汽车。福特在埃德塞尔这个项目上的总花费是2亿5千万美元,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0亿美元。但是,两年多以后,埃德塞尔的销量还远远不到这一时期美国乘用车总销量的1%,极度沮丧的福特公司无可奈何地只好永久停产了埃德塞尔。根据最后估算,福特在埃德塞尔项目上损失了大约3亿5千万美元,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8亿美元。事后,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埃德塞尔是在错误的时间,针对错误的市场,推出的一款错误的汽车的典型案例。”
首先是错误的时间。埃德塞尔项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48年的秋天,但两年之后的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在这样的时刻推出新车是不可能的。战争结束后,福特公司重启了这一计划,但这其实比预计推迟了7年之久。在这7年的时间内,很多情况都变了,尤其是1957年夏天暴跌的美国股市,迫使消费者放弃了原本打算购买中端车型的计划。所谓生不逢时,说的就是这种偶然性。
其次是错误的市场。埃德塞尔的设计、命名、广告和推广,过于盲目地遵从了民意调查和动机调查的结果。过分刻意地迎合公众,公众往往不会买账,反而更青睐那些比较粗放但自然、真诚的迎合者。
第三是错误的产品。这种错误就是定位之错:埃德塞尔在设计之初的定位是,适合处于上升阶段的年轻管理者或专业人士家庭的时尚汽车。但是埃德塞尔项目启动几年后,车型较小、动力也较小的汽车开始变得大受欢迎,完全颠覆了原来的汽车阶级排序。
俗话说,有一个竞争对手你永远也干不过它,那就是趋势。在趋势面前,无论你说什么,无论你怎么想都不重要,因为你的那些声音终归会石沉大海。趋势就像洪流一样,淹没一切,席卷一切。美国福特公司一厢情愿地冒险上马埃德塞尔项目,与趋势作对,最后赔了一大笔钱,也算是“死得其所”。
三、不要冒犯规则
只要你胆敢挑战规则,即使你是一名处于人生巅峰时期的赢家,也会因为监管的“狙杀”而变得无路可走,最后只能宣告破产。这是商业的偶然性给予规则冒犯者的毁灭性打击。
【案例】连锁超市小猪店的金融战
这场打击堪称华尔街浮华十年中最惊心动魄的金融战之一,被打击的对象是美国一家名叫小猪店的超市老板桑迪斯。在人们的眼中,桑迪斯是个倔强的“傻瓜”,他赌上全部身家,和华尔街幕后黑手打了一场悲壮的金融战,输得精光。
在与空头决斗的第一天,桑迪斯就买入了自家公司在外流通股票的一半,这成了华尔街历史上最疯狂的日子之一。然后桑迪斯要求卖空者交付全部股票,根据交易所的规则,在这种情况下,股票必须在第二天下午2点15分之前完成交割。但是,正如桑迪斯所知,除非向他本人购买,否则空头们是不可能完成交易的。
对于规则的冒犯者,一向秉持真实、客观、理性的证券交易委员会是不能容忍的。如果说桑迪斯与空头决斗的举动已经令监管者脸色发白的话,那么他的逼仓行为,就让他们勃然大怒了。交易委员会宣布:暂停桑迪斯的股票交易,并推迟卖空者的最后交割日期,“直到委员会的进一步行动”。显然,得意忘形的桑迪斯遭到了“狙杀”,他自己挖坑,让自己触发了陷阱。最后,他以相当低的价格让卖空者完成了交割,而他自己因为欠下巨额债务,被迫宣告破产。
除了以上三点,书中还总结了企业成功的其他几个要素,比如:只有人性化的企业才能做大;绝不拍脑袋决策;不怕犯错,但要知道错在哪里;清晰沟通是管理的基础等等。这七条铁律再次证明了华尔街不仅是金融的战场,也是人性的试验场。
金句
1. 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场冒险,而冒险就意味着运气,绝对的运气意味着绝对的公正。在偶然的运气面前,人人平等。
2. 持续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最大砝码,偶然的决策失误,足以错失重大机遇,导致企业的发展轨迹被改变。
3. 在错误的时间,针对错误的市场,推出错误的产品,只能酿成最惨重的失败。
4. 有一个竞争对手你永远也干不过它,那就是趋势。在趋势面前,无论你说什么,无论你怎么想都不重要,因为你的那些声音终归会石沉大海。趋势就像洪流一样,淹没一切,席卷一切。
5. 商业的形式和表象一直在变,但商业的基础始终如一。人性如刀,刀刀见血。
撰稿:良舟
脑图:刘艳
转述:孙潇
热门标签

若未声明原创,则内容来源自互联网。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对于分享的信息,请务必谨慎参考。


本文对您有帮助吗?
如果有帮助到您,请给我们点赞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