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第一章 词类(实词) - 第五节 形容词

古汉语字典 |
2
| |
5.1 能够受否定副词和程度副词修饰,在结构中主要作谓语、定语和补语,不能带宾语的实词叫“形容词”。形容词主要表示人和事物的性质和状态。形容词可以划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个小类。性质形容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状态形容词表示人和事物的情态。
(1)性质形容词。性质形容词包括大部分单音节形容词(如“大”、“小”、“黑”、“白”、“美”、“丑”、“细”、“厚”、“智”、“愚”、“刚”、“柔”、“清”、“浊”、“贫”、“富”、“直”、“曲”、“疏”、“茂”、“难”、“易”、“良”、“恶”等)和一部分双音节形容词(主要是复合词“艰难”、“宽绰”、“素朴”、“憔悴”、“困乏”等)。例如:
仰之弥 ,钻之弥 。(《论语·子罕》)
矣,又何加焉?(《论语·子路》)
,彼恶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权,然后知轻重 ;度,然后知长短 。(《孟子·梁惠王上》)[39]
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 ,出入周疏 ,以相济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能威之, 能禄之, 能事之, 能亲之, 能淫之也。(《管子·任法》)
故与人 言, 于布帛;伤人以言, 于矛戟。(《荀子·荣辱》)
险阻艰难 ,备尝之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公府掾史率皆羸车小马,不上鲜明 ,而遵独极舆马衣服之好。(《汉书·陈遵传》)[40]
(2)状态形容词。状态形容词包括少部分单音节形容词(如“粲”、“溥”、“汎”、“濛”、“毖”、“颀”、“姝”等)、一部分双音节形容词(主要是派生词、叠音词、联绵词“沃若”、“婉如”、“菲菲”、“昭昭”、“冥冥”、“耿耿”、“参差”、“滂沱”、“烂漫”、“婆娑”等)、多音节形容词(“扬扬如”、“芒芒然”、“委委佗佗”、“洋洋纚纚然”等)和象声词(“呱”、“嘤嘤”、“喈喈”、“填然”、“铿尔”、“呦呦”、“呱呱”、“嗷嗷”等)。例如:
遡游从之, 在水中央。(《诗经·秦风·蒹葭》)
彼两髦,实维我仪。(《诗经·鄘风·柏舟》)[41]
油然 作云,沛然 下雨,则苗浡然 兴之矣。(《孟子·梁惠王上》)
怊乎 若婴儿之失其母也,倘乎 若行而失其道也。(《庄子·天地》)
一之日觱发 ,二之日栗烈 。(《诗经·豳风·七月》)[42]
子之燕居,申申如 也,夭夭如 也。(《论语·述而》)[43]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 小人哉!(《论语·子路》)
始舍之,圉圉焉 ;少则洋洋焉悠然 而逝。(《孟子·万章上》)[44]
剖之以为瓢,则瓠落 无所容。非不呺然 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逍遥游》)
言语之美,穆穆皇皇 ;朝廷之美,济济鎗鎗 。(《荀子·大略》)
关关 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周南·关雎》)
震来虩虩 ,笑言哑哑 。(《易·震》)[45]
季彻局局然 笑曰。(《庄子·天地》)
人且偃然 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 随而哭之。(《庄子·至乐》)
5.2 从语法功能看,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有以下区别:
(1)性质形容词能够受时间副词和程度副词的修饰,状态形容词则不能受时间副词和程度副词的修饰。如《韩非子·难三》:“夫六晋之时,知氏最强。”《晏子春秋·外篇第七》:“岁已寒矣,而役不罢,惙惙矣如之何?”[46] 性质形容词“强”受程度副词“最”修饰,“寒”受时间副词“已”修饰。
(2)性质形容词一般不能带词缀,状态形容词则能够带前缀或后缀。如《诗经·邶风·静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诗经·豳风·东山》:“我来自东,零雨其濛。”状态形容词“炜”、“濛”带有前缀“有”、“其”。又如《诗经·小雅·蓼萧》:“蓼彼萧斯,零露湑兮。”毛传:“湑湑然,萧上露貌。”状态形容词“湑湑”带后缀“然”。
(3)性质形容词在结构中可以充当各种结构成分,状态形容词在结构中则主要充当谓语和状语,也能充当形容性定语。如《荀子·荣辱》:“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战国策·齐策六》:“安平君以惴惴之即墨,三里之城,五里之郭,敝卒七千,禽其司馬,而反千里之齐。”状态形容词“薄薄”、“惴惴”是形容“地”、“即墨”的状貌和情态,而不是说明“地”、“即墨”的领属性[47]
(4)性质形容词可以活用为动词,状态形容词不可以活用为动词。如《庄子·秋水》:“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性质形容词“少”、“轻”为意动用法[48]
5.3 有些词从形式上看似乎兼有形容词和名词两类,或者兼有形容词和动词两类,实际上并不如此,参看第三节3.4和第四节4.4。
5.4 古汉语中有同义的形容词连用的现象,主要存在于《楚辞》之中。例如:
佩缤纷其繁饰兮, 菲菲 其弥章。(《离骚》)[49]
灵连蜷兮既留, 昭昭 兮未央。(《九歌·云中君》)[50]
眇眇 之无垠兮, 芒芒 之无仪。(《九章·悲回风》)
君子 荡荡 ,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总总 其离合兮, 陆离 其上下。(《离骚》)[51]
郁郁 而不通兮, 侘傺 而含慼。(《九章·哀郢》)[52]
王力《汉语语法史》[53] 第九章认为“芳菲菲”等都是三音节的形容词,其中的叠字“菲菲”等是词尾。孙锡信觉得这应该是形容词连用的现象,因为(1)“纷总总”、“惨郁郁”跟“斑陆离”、“蹇侘傺”相对,既然“陆离”、“侘傺”是联绵词,那么“总总”、“郁郁”就应该是独立的叠音词;(2)在上古汉语中,“眇眇”、“总总”、“郁郁”等都有独立使用的,如《九章·悲回风》“路眇眇之默默”、《逸周书·大聚》“殷政总总若风草”、《史记·淮阴侯列传》“安能郁郁久居此乎”;(3)这种现象不同于后代“红通通”、“慢腾腾”一类ABB式形容词,因为“通通”、“腾腾”等后代不存在独立使用的形式,同时“通通”没有红的意义、“腾腾”没有慢的意义,“通通”、“腾腾”等连语素都不是,它们只是“红”、“慢”等的后缀。当然“纷总总”、“惨郁郁”应该是后代ABB式三音节形容词的源头,ABB式形容词的形成大概在五代到宋代[54] 。洪诚《训诂学》[55] 一书第三章也指出:“上古没有双音词尾的形容词。”我们同意这个意见。
热门标签

若未声明原创,则内容来源自互联网。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对于分享的信息,请务必谨慎参考。


本文对您有帮助吗?
如果有帮助到您,请给我们点赞鼓励